首页>轴承知识>套圈的冷处理正火加工办法的断定

套圈的冷处理正火加工办法的断定

来源:海力轴承网 时间:2014-02-09

套圈冷处理 1。冷处理的效果 精细轴承对尺度安稳性需求较高,套圈淬火(尤其是分级淬火)后;内部安排仍保存较多的剩余奥氏体;这种剩余奥。。
套圈冷处理
1。冷处理的效果
精细轴承对尺度安稳性需求较高,套圈淬火(尤其是分级淬火)后;内部安排仍保存较多的剩余奥氏体;这种剩余奥氏体是不安稳的安排;在储存和运用轴承过程中;会不断地发生变化;然后改动轴承的精度.为此选用冷处理工艺;它能削减安排中的剩余奥氏体;略微进步零件的硬度.
2。冷处理工艺
淬火后在室温逗留:淬火后;必定要使套圈表里均匀冷至室温后进行冷处理;不然简略开裂;冷至室温后立刻冷处理(通常不超越30min);不然会间断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.
冷处理温度:冷处理的温度首要依据钢的马氏体转变停止温度Mf;别的还要思考冷处理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及工艺性等要素.
关于GCr15钢;冷处理选用-70℃,精度需求不甚高的套圈或设备有约束时;冷处理温度可选为-40~-70℃,超精细轴承;可在-70℃~-80℃之间进行冷处理.过冷的温度影响轴承冲击疲惫和触摸寿数.
冷处理保温:尽管很多马氏体的转变是在冷到必定温度A刻间完结的;但为使一批套圈外表与心部都均匀到达冷处理温度;需求必定的保温时刻;通常为1~1。5h.
冷处理后的回火:套圈冷处理后放在空气中,其温度缓慢升至室温后及时进行回火.温升不能太快;不然简略开裂,回火及时;不然套圈内部较大的剩余应力会招致套圈开裂;通常不超越2h.
正火
1。正火的意图
(1)调整钢的硬度:有些轴承产物需求抗回火性能好;既淬火后经200~250℃回火仍要有较高的硬度;可选用正火后退火;得到极细的珠光体安排.
(2)消除网状碳化物及线条状安排:当钢停锻温度过高、冷却过慢而使碳化物沿奥氏体晶解分出网状碳化物,当钢终锻温度太低;晶粒沿变形方向被拉长而呈现线条状安排.这安排在退火过程中不能彻底消除;然后下降轴承的疲惫强度的冲击韧性.
(3)返修退火的不合格品:退火过热发生的粗大珠光体;需通过正火;再进行第2次退火.
2。正火工艺
正火工艺首要是挑选加热温度与冷却办法;取决于正火的意图、正火前纤维安排中碳化物的形状以及套圈的形状与壁厚.正火保温时刻通常为30~50min;冷却速度不该小于50℃/min;避免碳化物网的分出.关于薄壁件;散开冷却或吹风冷却,关于较厚零件;应选用喷雾、油冷或乳化液中冷却;油冷中通常冷至零件外表300℃左右取出;待外表油焚烧后再次放入油中冷却到外表温度不低于250℃停止;正火后应立即回火或先进行400~450℃的消除应力回火;避免发生裂纹.冷却中乳化液通常控制在70~100℃;选用循环冷却办法;工件冷却至550~650℃后取出空冷.
加工办法
1。会集工序的特色
(1)一次装夹循环中能完结大多数或悉数车削工序;削减了套圈装夹定位差错和装夹定位辅佐时刻;进步了套圈各外表间的方位和尺度精度;进步了出产率.假若成批出产的中、小型套圈在多轴主动车床上一次可车出2~3个.
(2)缩短了工艺流程;削减了中心储存、装卸、运送环节;便于出产办理,削减了机床设备和东西量.
(3)有利于完成主动化和大批量出产;缩短了出产周期;下降了出产成本.
但一起对车床、刀具、夹具和辅佐东西等工艺配备和工件毛坯均有较高的需求.例如需求毛坯留量少且尺度有较高精度;对金相安排和硬度等外表质量也需求较严厉,需求车床有较大的功率、刚性和较高的加工精度及主动化程度;常选用多刀、多工步、多工位的多轴半主动机和主动机床;通常对大批量出产宜选用多轴主动机床;对中、小批量和加工类型多变的宜选用多刀半主动车床,工艺配备的品种和数量多;专用性强、替换类型费事;调整艰难且费时;工人的技能水平需求较高;需求合理的出产安排办理.
2。涣散工序法的特色
(1)合适于中、小批及单件出产.简略安排出产;车床、工夹具简略经济;便于替换轴承类型;成本低.若单机连成主动线;亦合适大批量出产.
(2)能够选用刚性好、功率大的高效专用车床来加工;便于选择最佳的工艺参数;可用高速大走刀切削;进步了加工功率.
(3)对单机能够完成主动上下料、主动走刀和主动丈量;机床简略操作;对工人需求技能不高.
(4)对套圈毛坯需求不高;各类方式、巨细、精度批量纷歧的毛坯都能习惯.
但“涣散工序”工序多而工艺路线长;加工时刻和工序间停贮、运送、查看装卸等时刻长;一个套圈需经多机、多工序、屡次装夹定位、多人操作和查看;定位差错大、加工精度差.

推荐给朋友 评论 关闭窗口

轴承相关知识
单列的深沟球轴承的布局
NTN圆锥滚子轴承的运用注意事项
翻滚轴承常见毛病及其缘由剖析(一)
调心滚子轴承定时查看的办法
进口圆锥轴承选用新技能的特色剖析


本文链接 http://www.cbearing.com/cbzs_1973.html
转载请注明 轴承网 http://www.cbearing.com

上一篇:轴承教授简述轴承假性布氏压痕
下一编:一般滑动轴承的损伤与防治